首页

女王调教视频云盘

时间:2025-05-26 13:01:54 作者: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设计师在渝共话工业设计产业“跨界创新”新趋势 浏览量:17387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黄维正)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渝举行。在此间举办的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上,来自重庆、深圳、香港等地的设计师代表齐聚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以“创新设计 跨界共生”为主题,深入探讨推动城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经验、举措,共同为重庆高质量建设“设计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现场。黄维正 摄

  “工业设计能从情感、体验、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给产品带来附加值。”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梅傲笙以部分全球知名品牌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价值驱动业务设计”理念。她说,设计在企业产品中体现的价值越多,品牌溢价越高。

  “设计已超越‘美化产品’的传统定义,演变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理事叶金明认为,“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现“更好的商业”,更要能造福社会。

  深圳市四川美术学院校友会会长涂峰说,跨界,能让设计突破惯性;共生,能让创新持续生长。在他看来,当工业设计的理性遇上艺术创作的感性,当数字科技的浪潮碰撞传统美学的风骨,设计正赋能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再创新。

  “时尚不仅指服装,更是一个生态,是一种符合当下思潮的审美。”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王建娜建议,要深耕地域文化、汇集名师力量、深化跨界融合,推进设计创新与跨界共生。

  王建娜举例说,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有丰富生动的飞鸟灵兽、奇花异草、祥云瑞气、鱼戏荷莲、亭台楼阁等元素,还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可将其纹样提取出来,创造许多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消费品。

  王建娜十分看重设计行业人才孵化。她表示,促进时尚产业原创设计,应确保设计师创意成果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回报;设计师应创作出更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孵化地域人文IP,定制特色版权,并不断推动艺术作品时尚产业转化,推进时尚设计版权作品交易和传播。

  沙龙上,重庆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还通过展示茶叶包装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建筑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生动阐释了设计如何赋能茶旅融合。她认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产品包装上,能达到传递品牌故事、展示本土文化、传达品牌思想等多重效果。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夏敏 摄

  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玻看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交流活动,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深度合作,激发新的设计灵感,推动重庆乃至全国工业设计产业迈向新高度。

  “创新设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意源泉,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副局长李国强表示,两江新区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营造更加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创造的资源平台。

  两江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骏介绍,重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重庆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地,吸引了众多优秀设计企业、人才汇聚,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关村论坛机器人引导员“上岗营业” 为参会者提供会议服务

联盟涵盖了院校、企业、行业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类机构,既有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双元制大学、英国NPTC学院集团等世界上职业教育领先的院校,又有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中车集团、美国霍尼韦尔等参与职业教育的全球知名跨国企业,还有非洲技术与应用型大学与学院协会以及中国电力、机械、建筑等领域的行业组织。

新校舍投入使用 甘肃积石山各学校“开学第一课”以“感恩”作为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正因这一重大理念基于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找准了实现民主的“总钥匙”和“总开关”。

报告称2025年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仍会保持低速增长

机缘巧合下,谢孟霖与合伙人到清流办工艺品厂,结识了现在的妻子,结婚生子后把父母也接到了清流。在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相关政策帮扶下,他投资农业,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中草药及香辛料种植基地。

“五一”假期首日逾80万人次出入境香港

夏繁是加快夏粮油作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可大幅缩短育种周期,有效提升作物的适应性和抗病性。而马尔康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极其适宜粮油作物的夏季繁育种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研人员就在阿坝州马尔康等地开展夏繁育种工作,育成川麦42、川油36、川芋56等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种。

一个湖带动一座城 厦门绘就海洋生态修复蓝本

“康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近两年我们公司享受了税费减免8万多元,这为我们康养基地建设和项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23年我们共接待疗休养人员60余批次累计2200人,收入350万元,较上年增加175%。”基地管理人员叶敏高兴地说,“有了税务部门的助力,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了。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游’‘学’‘养’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疗休养人员的满意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